#Post Title #Post Title #Post Title #Post Title #Post Title #Post Title #Post Title #Post Title #Post Title #Post Title #Post Title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Planned Obsolescence.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Planned Obsolescence. Show all posts
Wednesday, July 18, 2012

(Planned Obsolescence) 惡意淘汰



2012 榮耀盼望 Vol.127 世上的種種陰謀









(Planned Obsolescence)惡意淘汰








有沒有發現越是現代的產品越不耐用? 我小的時候, 記得奶奶用的剪刀尺子等工具, 模樣老土, 卻非常的經久耐用。而我新買的文具, 沒用多久就壞掉了。

在電腦時代以前, 英美國家的普通人家都有一台打字機。這些機械的打字機一用就是十幾年。現在呢, 買部新電腦, 沒過幾年就要換一部新的。蘋果公司的iPhone更甚, 幾乎一年出一新款, 讓老款不到一年就顯得過時了。 為什麼現在的東西都更新換代得很快? 為什麼科技不斷地進步, 但產品的壽命卻不斷地縮短?

最容易想到的答案就是: 不經常換代, 那人家公司怎麼賺錢呢? 說的是對的, 不過,我們還可以再往細究一下。上述這些現象, 反映了一種資本主義的不成文規律, 這種規律是不光彩的, 一般不寫進教科書的。 我說的是Planned Obsolescence '計劃性淘汰'(我不知道中文裡的官方翻譯是什麼, 我暫譯用該詞)。

什麼是計劃性淘汰?舉個更加明顯的例子。我們知道電燈的發明之後,
歐洲的家庭開始普及使用。製造電燈泡的公司開始互相競爭,提高產品的質量, 以吸引消費者。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 有一家電燈公司,​​ 在同行中勝出,

因為他們生產的燈泡的壽命要比同行的長。可是, 這家公司很快就發現, 燈泡的質量提高了, 可是公司的利潤卻沒有提高, 因為燈泡的質量太好了, 消費者買了之後, 就不需要再回來買新的燈泡了。

於是, 這家公司開始給技術開發人員下命令, 要求他們降低燈泡的壽命, 要求把燈泡設計為: 使用了三千個小時後(具體的小時規定只是個大概)就及時地壞掉。 這樣, 他們的顧客又重新回來了。 這就是計劃性淘汰的最典型的做法。在一百多年前, 這種做法就開始了,各行各業根據各自的行業特點, 對計劃性淘汰的做法不斷地翻新, 直至今天。

計劃性淘汰的不道德之處, 在於故意地降低產品的耐用度, 目的無非是為了追求利潤。明明有很好的技術, 但他們卻不把技術用在提高顧客的實際使用需求上, ​​而是挖空心思, 在不讓顧客對產品失望的情況下, 讓產品在適當的時候成為過時產品。再接下來, 有一個發明家將電燈泡的壽命延長到一百年。


我們生活在資本主義裡, 絕大部分的產品都是直接的或間接的計劃性淘汰的結果。我們穿的鞋, 我們的日常用品, 包括所謂的耐用消費品, 如洗衣機, 電冰箱, 等等,都是被人工定時要作廢的。當它們作廢時, 我們往往以為這些產品壽終正寢, 或者責怪自己使用不當, 或者以為是某個品牌的質量問題。但其實, 這些東西本來是可以更耐用的,其實並不是廠家沒有能力。


這種浪費有多大?再拿電燈泡來做例子。如果沒有計劃性淘汰,一個電燈泡能用多久?答案是:一百年。這沒有誇張。一百多年前就有廠家生產出能用一百年的燈泡,而且今天還有有現存的。在美國一個城市消防隊的倉庫裡就有這麼一顆燈泡。這顆燈泡每天都在使用,一百多年過去了,它還是照常地工作,沒有半點問題。我們現在的燈泡平均壽命有多久?幾個月,幾年?本來可以用一百年的東西,被縮短為幾個月幾年,你可以算個數,丈量一下這個浪費的程度。




[ Read More ]